
在哀牢山深处的新平县平掌乡仓房村,县人大代表李家良30余年如一日,坚定信心带领群众谋发展,满怀热心办好群众心头事,坚守初心当好群众贴心人,以信心、热心、初心赢得民心,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走上“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之路。

坚定信心,当好发展“领头雁”。作为土生土长的仓房人,李家良很清楚村里的“短板”——地处山区、产业零散,村民守着茶山、核桃林的好资源却难致富。当选人大代表后,他把“带领群众增收”作为第一履职目标,带着村“两委”班子踏遍全村茶山、核桃林,最终敲定“一片叶子两棵树、三个产业四条腿”的发展路径。为让茶叶变成“金叶子”,茶树、核桃树变成“摇钱树”,李家良积极推动本地茶叶通过“一村一品”认证,让传统的茶产业焕发新生机,并创办“新平亿金核桃产销专业合作社”,吸纳52户农户抱团发展;为壮大茶产业、核桃产业、光伏产业这三个支柱产业,李家良敏锐捕捉发展机遇,积极盘活闲置高山和核桃林下空间,成功推动15万千瓦林光互补光伏项目落地,不仅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更为村集体带来每年25万元的稳定收入,让闲置土地变成了“聚宝盆”;为推动猪、牛、羊等养殖业发展,李家良积极对接上级部门,组织村民参加培训,手把手传授科学养殖技术,解决了饲料配比、疫病防治等难题,让更多农户靠着“圈里的活计”鼓起了钱袋子。同时,李家良还抓住“林权贷”政策机遇,大胆探索发展林下经济,打造100亩黄精种植示范基地,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2025年以来,基地已带动600余人次务工,助农增收7.2万余元。
满怀热心,办好群众“心头事”。李家良说:“发展离不开稳定,而稳定要靠人心,人大代表就是要当‘减压阀’,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里。”在他的履职笔记上,记满了村民的诉求与纠纷。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善用“群众语言”,讲真心话、打情感牌,在拉家常中倾听诉求,在释法明理中化解心结。在推进光伏发电等重点项目时,他坚持抓早抓小,带领村干部、驻村干部主动下沉一线,深入项目现场和群众家中,全面摸排征地、施工等潜在风险隐患,通过主动介入、及时攻坚,有效保障了项目顺利实施,为发展大局筑牢了“压舱石”。有村民说:“只要李书记在,心里就踏实。”这份“踏实”,正是他用无数个上门走访、深夜调解书写的履职答卷。
坚守初心,当好群众“贴心人”。三十年来,李家良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常深入群众家中走访,收集群众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近年来,他通过开展代表接访、提出代表建议、参加调研视察等方式,积极争取并推动仓房村防火路建设、仓房村农村人饮工程、平掌乡茶旅融合、平掌乡茶叶初制所等一批民生项目落地,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赢得群众“点赞”。
卅载光阴,初心如磐,从青年到花甲,李家良把人生最珍贵的30余年献给了仓房村。他用沾满泥土的双脚丈量民情,用攻坚克难的实干诠释担当,用一件件实事兑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如今的仓房村,产业兴、群众富、人心齐,李家良也将继续奔走在家乡的土地上,用心用情续写新的履职篇章。
(新平县平掌乡人大主席团 蒋映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