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面对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人大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红塔区人大常委会深刻领会省、市、区委提出的“强化一线意识,破除二线思想”精神要义,在自我革命上动真格,切实转思想、转作风、强执行、提效能,以牢固的“一线”意识,立稳主责主业,服务区委中心工作,在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展现人大新担当、新作为、新形象。
坚持在一线笃行作风革命。区人大常委会从思想根源“入题”,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扎实开展“两转一强一提”大讨论大实践和“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纪律作风大整顿、“三比三看”等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常委会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的作用,全年召开党组会议29次、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8次、专题学习25次,把作风建设贯穿人大工作的方方面面,聚焦主责主业,客观分析常委会机关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教育引导全体干部坚决破除“二线思想”,始终以“一线”的心态、“一线”的状态开展工作。在区委重视下,持续加强人大干部队伍建设,形成能进能出的良好用人机制,从源头上根除了进人大就是等退休的错误思想。从抓日常管理“入手”,深入开展制度机制“废改立”,规范机关管理,细化分解工作责任,把工作效能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标尺、推先评优的唯一依据,坚决破除工作上按部就班走程序的“完成主义”思想,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人大机关的风气、形象焕然一新。
坚持在一线贯彻区委决策。区人大常委会树牢遵循意识、执行意识,坚持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把推动区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作为人大依法行权履职的着力点,聚焦经济发展和改革攻坚,主动站位一线调研谋划、领衔推进、督办落实。紧紧围绕区第六次党代会和六届区委历次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区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聚焦工业经济、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紧盯依法治区、财政规范运行、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福祉等重点领域,提升监督质效,依法行使决定权,全力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2022年,作出决议决定8项,听取和审议报告16个,组织专题询问1次,开展执法检查2次、视察6次、调查8次,开展专项调研16次,累计查找工作问题121个,提出建议和意见113条,切实做到与区委同心同向、同频共振,促“一府两院”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以高效能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坚持在一线增进民生福祉。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在民生一线开展正确有效监督,充分发挥人大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和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全社会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调查公益诉讼、非诉纠纷解决、打击新型诈骗犯罪、扫黑除恶等工作情况,助力提高社会治理效能。聚焦义务教育、社会民生、公共卫生补短板等工作以及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推动落实“双减”、校内午托服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区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庙街里”城市夜间经济新地标、玉带街道“臭水河”整治、法寨地质灾害点搬迁、农村“两污”治理等一批百姓急难愁盼的民生大计和关键小事,得到有效落实,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
坚持在一线丰富履职实践。区人大常委会坚持突出代表主体地位,在履职的一线有效提升代表的能力和水平。持续密切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察民情、听民声、代民言、汇民智、解民忧,使区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组织开展区乡两级人大代表初任培训,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持续健全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督办机制,不断提高办理质量。全年督办代表建议214件,办结率100%,解决率43.45%,满意率100%。争取专项资金31万元,解决“急难小”民生项目建议4件。持续创新代表活动方式,推动做实“代表工作站”,建成乡(街道)“代表工作站”11个、村(社区)代表联络室61个。持续在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建设一线等新领域探索建立代表活动阵地,围绕全区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工作,在凤凰街道紫艺社区共美家园建成全市首个“代表联络室”,得到了省、市人大的高度肯定。持续丰富代表活动内容,让代表活动更接地气,引导广大代表担负好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全年组织驻区省、市人大代表集中视察1次,代表小组长调研活动4次,各乡(街道)代表小组活动44次,调查社情民意494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31件,帮扶困难户244人次,代表投身新冠疫情防控1391人次。
坚持在一线攻坚中心工作。区人大常委会紧扣服务全区中心大局这一鲜明主题,始终紧跟区委步伐,班子成员带领全体机关干部,勠力攻坚、积极作为,奋战在全区中心工作的一线阵地。按照区委安排,常委会主任和副主任牵头负责重大项目推进、全产业链专班和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面对滇中植物园·和园项目长期停滞的被动局面,牵头领导亲自搭专班、定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沉到一线协调解决项目审批中的难题,仅用62天便取得施工许可证,以超常效率保障项目快速入库,有力支撑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统筹推进红龙路延长线项目,完成了社会风险影响评估和入户测绘,为征地拆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扎实抓好大营街郭家宅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工作,串连11个文保单位打造滇中民俗文化体验区,开辟了文物活化利用的新路子。坚持用“三个工作法”统领所负责的全产业链专班各项工作,以“零距离”“保姆式”服务,高效推动项目建设,装备制造全产业链专班推动太标高档数控机床、小马国炬等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实现部分投产,数控产业园新建9000平米标准厂房竣工投入使用,装备制造产业集聚效应更加凸显;数字产品制造业全产业链专班推动实施各类项目15个,促成4家联通公司战略合作伙伴企业IDC项目落地,有力助推红塔区打造云南省数字产业新标杆、建设数字应用先行区;文旅产业全产业链专班推动铂尔曼国际五星级酒店、常乐温泉半山酒店、汇龙生态园欢乐大世界等项目落地运营,开启文旅产业新业态;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专班实施支撑项目14个,完成玉溪春和现代花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一期)785.7亩土地流转,有效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牵头负责的疫情防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组以一周时间完成区级580床方舱医院建设,展现红塔速度;疫情防控集中隔离管控专班组织实施隔离医学观察51批次,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屏障;疫情防控教育体育防控专班以严实的作风和措施全力稳定校园疫情防控形势,有效保障了师生健康。机关干部积极投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疫情防控等工作200余次,区人大机关党支部到玉兴街道瑞新社区报到累计21次。区人大常委会以实干苦干践行区委“一线”要求,破除了“临退休干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躺平思想,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为全区重大项目落地和重点工作顺利推进做出了人大贡献。
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政治引领、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依法履职,持续丰富和拓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红塔区的生动实践,用“一线”的标准、“一线”的状态、“一线”的能力、“一线”的作风扎实人大各项工作,为谱写红塔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优良服务保障。
(玉溪市红塔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