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服务人民,植根于人民群众。为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和人民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新平县县乡两级人大按照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坚持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全力服务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在立法、基层社会治理、社企共建代表联络室等工作开展过程中不断探索,旨在通过典型引路、以点促面、全面践行,力争一年试点先行、三年全面推行,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新平得到具体而生动的实践。
一、听民意,在立法工作中充分凸显全过程人民民主
新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开门立法、民主立法,践行全过程的人民民主,增加立法透明度和提高社会参与度,注重采取多种形式深入调研,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接地气”,使立法更科学更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公众参与立法、开门立法,严格把好“起草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广集民智,广纳民意,使立法过程成为与群众交流沟通、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成为反映民情、体现民意、集中民智的过程,成为学法普法、懂法用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过程。
在《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旅游条例》起草过程中,先后组织三轮大范围征求群众、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部门意见;在新平政务网、大美新平APP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共征求到意见建议307条,经总结、归纳,剔除重复提以外,合并后建议158条,涉及条款内容111条,原稿采纳8条,部分内容采纳103条,转交相关部门按职能职责处理47条。
二、众参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今年以来,新平县人大常委会和老厂乡人大主席团在老厂乡勐炳村探索实践“三级考评+X”管理模式,在考评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考评+激励”鼓励人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促进乡村振兴。
勐炳村经集体酝酿和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制定“集体经济+三级考评+医保补助”方案,实行“本组村民互评,本小组正副组长、党员、村民代表考评和村两委班子考评”三级考评,对全体村民量化评分公示,并根据考评结果,按“优秀、良好、合格”三个家庭档次,用部分集体资金进行奖励补助。2021年以来,勐炳村组织开展三级考评2次,参与群众367户,兑付医疗保险补助10万余元,实现医保缴纳全覆盖。
通过人民群众全过程参与,让大家相互之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三、搭平台,在代表服务群众中不断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
新平县戛洒镇曼哈社区成立于2019年4月,是玉溪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针对曼哈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产业发展难、就业增收难,但戛洒镇企业多,用工需求量大的实际,新平县人大常委会和戛洒镇人大主席团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积极探索,以曼哈社区现有的人大代表活动阵地为平台,建立社区企业共建人大代表联络室,成立由社区、企业和部分镇人大主席团成员等15名市县镇代表组成的活动组,建立代表联系企业、联系群众制度,探索代表服务企业、回应群众需求,促进企业和社区共同发展的活动模式,实现社区和企业共筑共建共发展。
代表们坚持站在一线、靠前履职,零距离听民意、察民情、纾民困、解民忧,进一步摸排群众务工意愿、企业用工需求,建立曼哈社区劳动力状况、曼哈社区周边企业务工信息、企业用工需求等务工信息台账,盘活社区人力资源,形成“代表联络室+”模式,确定了以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玉溪矿业有限公司、褚橙庄园等6家企业作为社区居民务工优先推荐的企业平台。目前,联络室已接待选民45人次,线上线下收集意见建议共计32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0件,曼哈社区社企人大代表联络室成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联系企业和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打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助推器”。
新平县人大常委会把人民民主权利贯穿到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全过程,使群众切实感受到民主带来的实惠,始终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共同商量、共同决策、共同推进、成果共享,开启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实践的新探索。
(新平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杨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