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建兴乡帽盒村距离县城118公里,是新平县第一个党支部的发源地,全村目前共有1名县人大代表、8名乡人大代表。多年来,帽盒村人大代表一直延续帽盒精神,转变简单“传声筒”的工作作风,在推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打好“农村道路拳”,群众出行更便捷。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帽盒村委会坝头、大平掌、老落地三个小组的道路原本是一条崎岖不平的泥巴小路,每逢雨季便严重影响群众出行,一直是当地群众的“心头结”。代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建兴乡人民代表大会上分别就修筑三个村组道路提交了议案和建议,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多方努力,今年3月,三个小组的进村道路正式开工,计划明年5月之前竣工,修筑硬化路9公里,有效解决了三个村民小组101户389人行路难的问题,帽盒村的人大代表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打响“人居环境拳”,群众生活更舒心。
为进一步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建设美丽村庄,2021年,代表们根据群众的意见建议,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新农村、打造红色帽盒”的建议,为了使这一建议早日能够得到落实,帽盒村的人大代表在积极报批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同时他们又多次到玉溪市扶部单位研和工业园区协调联系帮扶资金,在全村16个小组修建垃圾处理池,并开展排污沟修建,切实解决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问题,进一步改善了帽盒村的人居环境,使当地群众住得舒心、住得干净。
打赢“增收致富拳”,群众收入更可观。
代表们充分认识到,促进农民的增收,不仅是乡党委、政府的首要任务,也是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而要让农民富,必须发展产业。人大代表们结合实际,主动融入全乡产业发展大局,进村入户进行思想动员,打消群众顾虑,并外出华宁县等地求经取宝,争取技术扶持,引进种植公司,并带头试种露水草、天门冬,村民们也行动起来了。今年帽盒村大力发展栽种露水草和天门冬,全村目前已完成移栽露水草1100余亩,涉及农户240余户,预计实现产值570万元;已种植天门冬400余亩,涉及农户30余户,今年预计实现种植500余亩,产值预计可达500万元,群众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
(新平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