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平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开展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办好代表建议作为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力度,不断增强办理工作实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单模式”抓实代表建议督办,打通惠民“最后一公里”
创新开展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领单”、现场“验单”“四单模式”抓代表建议办理,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群众“点单”提诉求。桂山街道亚尼社区亚尼河小组入村道路总长约5.6公里,涉及34户147人出行,是出入小组的主要通道,此前该路段未实施硬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当地居民出行的真实写照。2019年该路段被纳入大中修工程项目,实施道路硬化工程,但因施工方资金投入不到位,迄今为止剩余1.9公里一直未开工建设,不仅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一定程度制约了小组产业发展,富民路变成了“断头路”。
代表“定单”提建议。“人民群众关心的堵点痛点难点,就是人大代表履职关注的重点,小组村民找到我反映情况,眼看村民面临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的困境,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我在县人代会上提出了加快亚尼河小组入村道路硬化项目施工建设的建议,得到了县人大常委会的关注和支持,及时对建议进行交办,持续强化跟踪督办,项目很快就完成了,困扰群众出行困难的‘最后一公里’终于打通了。”县人大代表白学伟介绍说。
政府“领单”抓办理。白学伟代表提出的建议,被新平县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跟踪督办建议之一,及时对建议进行交办。“交通运输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很高,历年来倍受人大代表们关心关注,我们始终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举措。在收到交办的建议后,及时制定了办理方案,加快项目施工建设,及时向人大代表通报工作进度,高质量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县交通局负责人介绍说。
现场“验单”评质效。12月12日,新平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基层群众联合县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2023年部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进行现场验收。当天,建议提出代表和项目涉及的基层群众来到桂山街道亚尼社区亚尼河小组入村道路硬化项目现场,听取了县交通局、公路局等承办单位的情况介绍,实地察看项目完成情况, 对承办单位办理质量一对一作出评价。“建议办理的最直接受益人是基层代表和群众,办理效果怎么样,他们最有发言权。邀请他们来实地验收,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桂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说。
聚焦三个关键环节,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代表建议高质量提出、高质量督办、高质量办结全过程,努力在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上下功夫,实现代表、人民的“双向”满意。
全方位听取民意,让代表建议更加贴近群众所需。坚持把听取民声、汇聚民意、惠及民生贯穿于代表建议提出的全过程。一是广泛听取群众呼声。强化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制度,搭建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履职平台,实施人大代表阵地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建成县级代表之家1个,提升改造12个乡镇(街道)代表工作站、124个村(社区)代表联络室,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在家、站、室接待群众,及时收集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充分汇聚群众共识。拓展代表闭会期间活动形式,组织代表参加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立法座谈等活动,保障代表多渠道了解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多层次掌握基层群众所需所想所盼,引导代表与群众共议、共商重点民生事项,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三是精准聚焦群众所需。引导代表深入基层一线、群众之间开展调查研究、体察实情、吸纳民意,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准群众反映的关键问题,及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协调交流会,对代表拟提出建议的规范性、政策性、合法性进行联合预审,提升代表建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代表建议切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全过程联动督办,让代表建议办理质量更加精准高效。坚持高精度交办、高标准办理、高要求监督贯穿于代表建议督办的全过程。一是认真分类整理,提出处理意见。人民代表大会结束后,县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将代表建议进行整理、分类、登记、编号,认真梳理代表建议、逐件研读,形成代表建议汇总表,为顺利交办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厘清责任分工,明确责任主体。代表建议经初审并在正式交办之前,县人大常委会会同“一府一委两院”相关部门对代表建议进一步分类研究,避免由于政策等原因目前无法办理的建议进入交办程序,并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同时,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代表建议科学合理确定办理类型和承办单位,明确各自职责,力求办理任务与承办单位职责相符,保障代表建议分办工作精准对接。三是规范环节程序,严格落实交办。代表建议交办方案确定后,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对上年度建议办理情况进行系统总结,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并对本年度建议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切实增强承办单位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闭环跟踪问效,让代表建议办理结果更为满意。坚持把提高办结率、解决率、满意率贯穿于代表建议办理跟踪问效的全过程。一是采取“重点”督办。每年从县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中及时梳理出一批群众最迫切、最关注的急、难、小建议,由常委会领导牵头相关委室,协调安排专项资金进行督办,定期采取“明察+暗访”“综合听+实地看”等方式,既监督办理的过程,更监督建议落地见效情况,推动代表建议从“写在纸上”转变为“落在地上”。二是采取“综合”督办。采取“审议+视察+评议”等一系列监督方式,打好代表建议督办“组合拳”。每年听取县人民政府关于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组织人大代表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开展视察,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建议、建议办理情况“双评双推”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领衔代表和承办单位组成评议组,分别对代表建议质量和办理质量进行测评打分,推动代表建议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代表建议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三是采取“现场”验收。让人大代表和基层群众全过程参与代表建议督办,在代表建议办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代表开展调研、视察,及时了解建议办理工作推进情况。在代表建议办理完成后,组织人大代表和群众深入项目一线全程参与工程验收,对建议办理质量成效进行现场全面检验,代表对承办单位办理质量进行现场评价,有效解决承办单位在办理建议中反馈不及时、答复代表缺乏实质性意见、重面复、轻落实等问题。四是采取“回头”监督。对往年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回访和评价,确保每一件建议办理都不走过场,进一步提高代表建议的办理质效,努力做到“问题真解决、工作真推进、群众真满意”。
(新平县桂山街道人大工委 黄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