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代表履职活力,畅通联系群众渠道,新平县建兴乡人大结合基层党建“四级联创”和作风效能革命,为66名市、县、乡人大代表制作悬挂“人大代表户”标识牌,向群众亮明身份,加强代表与选民的沟通交流,倾听群众声音,不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往深里走。
建兴乡人大主席吴正好说:“作为基层人大代表,最重要的是倾听基层群众的心声,收集群众意愿,为民履职代言。在人大代表家门口悬挂‘人大代表户’标识牌,目的是增强人大代表职务的光荣感,为民履职尽责的责任感,担当作为的使命感。使人大代表倍加珍惜、自觉树立代表的良好形象,在本职岗位和履职活动中担当尽责、建功立业,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重托,无愧于人大代表这个光荣称号。”
“亮身份”,增添一份光荣感
新平县建兴乡共有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66名,设立了1个乡级人大代表工作站,7个村级人大代表联络活动室。通过为每一名人大代表悬挂“标识牌”,66名人大代表成为分布各村(社区)、各村(居)民小组的66个“联络点”。“联络点”成为基层选民表达诉求的最底层平台,也增强了人大代表身份的光荣感。
建兴乡帽盒村人大代表丁正明说:“以前常在村子里看到‘军属光荣牌’、‘十星级文明户’等等光荣标识很羡慕,如今我们人大代表也有一份标识牌,心底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油然而生了。”
“亮身份”,强化一份责任感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接受人民监督。建兴乡人大结合“作风效能革命”建设,通过悬挂“标识牌”,充分发挥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同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让人大代表在选民的监督下行使权力,促使人大代表充分做好示范带动作用,彰显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切实转变了以往简单“上传下达”的工作作风。
马鹿社区人大代表鲁永强说:“现在挂了标识牌,回家都要把门前屋后打扫干净,怕别人说人大代表哪里不好”。
“亮身份”,赋予一份使命感
开展“挂牌行动”以来,建兴人大代表履职热情有了明显提升,已开展志愿服务10余次,督办完成了60件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一线,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全力争创“四优”村(社区)。同时,通过66个联络点的分布设置,及时将民意层层传递,人大代表在经济发展、生态环保、民生实事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发挥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乡党委书记李钢说:“为切实增强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本领,我们把‘人大代表亮身份’和‘两张纸(一张聚焦民情纸、一张跟踪问效纸)’两个重要机制用好用活,常态化收集社情民意,发挥好‘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重要作用,助力化解村、组两级一线民情民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为建兴乡各项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新平县建兴乡人大主席团)
|